清流|云迹科技三年累计亏损超8亿,身负18.7亿对赌压力冲刺港股IPO
出品|清流工作室
作者|周淼 主编|赵妍
近期,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迹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此前2022年2月,云迹科技与中信证券订立辅导协议,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但或因盈利不达标在2025年终止了相关协议。
公开资料显示,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打产品为酒店机器人。2015年,公司推出了首台产品,彼时该领域仍属小众,之后随着外卖普及及疫情催化,非接触服务需求推动机器人送物需求迅速增长,2020年起酒店机器人订单激增,推动公司业务快速扩张。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若按2023年来自酒店场景的收入计算,云迹科技以9%的全球市场份额和12.2%的国内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此前,云迹科技亦先后获得了阿里、腾讯、联想等知名机构的融资,不过自2021年完成D轮融资后,云迹科技便再未获得新资金注入。
此外,尽管云迹科技营收在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持续增长,但其至今仍未盈利,近3年已持续亏损累计超8亿元。此次港股上市,公司亦需应对对赌协议带来的18.7亿元赎回负债,而目前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05亿元。
陷入单一场景困境
据招股书,云迹科技的产品包括早期推出的润系列、格格系列送物机器人及2023年推出的UP系列多功能机器人三大类别,适用于送物(如配送日用品/餐食)、清洁(自动吸尘/消毒)及零售场合。
从产品应用场景来看,云迹科技的产品目前已覆盖酒店、医疗机构、商业楼宇等领域,但其收入仍主要源于酒店,2022年至2024年,酒店客户为公司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达70.1%、95.1%及83.0%。而依赖单一场景的同时,云迹科技还要面临跨场景竞争对手的挤压。
清流工作室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全球酒店场景机器人市场主要参与者的信息与公开信息比对,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第三的公司A、公司B疑似对应优地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地科技”)及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擎朗智能”);
而根据CIC灼识咨询发布的一篇行业报告,上述擎朗智能、优地科技早期亦分别擅长餐厅场景及KTV场景。再如市场份额排名第五的公司D,该公司亦被介绍从事智能短途交通设备及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及制造。
除此之外,清流工作室还注意到,虽然头顶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光环,云迹科技海外业务的表现并不算理想。在招股书中,云迹科技称其机器人已覆盖至海外超20个国家,同时亦称将扩张海外市场(重点发展日本、东南亚地区)作为长期增长战略之一;
不过按客户所在地区的收入进行划分,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来自国内地区的收入为1.57亿元至2.35亿元,而海外收入分别为331.6万元、172.3万元、992.3万元,占总收入比例尚不及5%。
相较之下,IDC中国2024年发布的报告亦显示,国内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2023年出海收入合计约15亿元,头部企业海外收入均已高于国内市场收入,且海外业务已成为其重要业绩增长点。
如上述同行擎朗智能,该公司2023年在日本、韩国市场分别实现240%、100%的增速,其餐饮配送机器人出海收入在国内厂商中居首。此前沙利文发布的《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2023)》报告亦指出,国内厂商出海有巨量潜在市场空间。
由此可见,出海早已成为国内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的共识,而这或与近年国内市场逐渐饱和相关。据相关报道,国内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在历经2021年的融资热潮后逐渐冷却,2022年市场竞争加剧,包括云迹科技在内的头部企业亦传出裁员消息。
招股书显示,云迹科技上述3款机器人产品的单价均已出现下滑,润系列价格从2022年的2.32万元降至2024年的1.31万元,降幅为43.8%;格格系列自2.68万元降至2.09万元,降幅为22%;UP系列较2023年的首发价降价近60%,现为2.23万元。
而据公开报道,2016年云迹科技卖出的首台酒店机器人售价达13.6万元。对于产品降价的情况,云迹科技则归因于“成本优化”,平均售价下降反映了公司自愿下调价格,证明公司致力于降低原材料及组件成本。
背负18.7亿对赌压力
从业绩来看,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的营收自1.61亿元增至2.45亿元,但同期净亏损3.7亿元、2.6亿元、1.8亿元,已累计亏损超8亿元,经调整后的累计亏损近4亿元,尽管近年亏损有所收窄,但一部分源于对研发开支的缩减。
与此同时,云迹科技还背负着对赌压力。按照对赌协议,若云迹科技在18个月内未完成上市,需以现金偿还18.7亿元的赎回负债。而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为1.05亿元。
回顾云迹科技融资历程,作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头部企业,其从天使轮至D轮共完成8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12.02亿元,吸引了包括腾讯、联想、阿里巴巴、携程、沸点资本、启明创投等知名机构,估值自0.5亿元增至40.8亿元。
但自2021年完成D轮融资后,云迹科技便再未获得资本支持。不过清流工作室注意到,云迹科技的同行们近年却获得了资本支持,如上述擎朗智能在2025年完成了D+轮融资。CB Insights数据显示,其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
此外,优地科技在2024年也完成了D轮融资,且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亦获得了多轮战略投资。根据公开报道,优地科技还获得了如华住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等酒店巨头的战略持股。
相较之下,云迹科技已有早期投资者选择离场。招股书披露,公司早期投资人海航创投于2023年清仓退出,而此外,公司创始人支涛、胡泉等核心团队成员亦在2021年前多次减持。
此外,由于前期多轮融资,云迹科技的股权相对分散。据招股书披露的香港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云迹科技的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支涛为公司最大股东,但持股仅9.73%,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胡泉为第二大股东,持股7.3%。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